5/26/2005

素食突圍

自從開始吃素以來,我的飲食經驗也隨之改變。
我覺得最糟糕的素菜,往往是那種用葷菜的邏輯去做出來的菜。比如我吃過一道咖哩飯,用了丸狀的素肉來代替肉。本來咖哩最好的地方,就在食材充分地燉煮之後,完整吸收了咖哩香料的氣味。這家咖哩店採用的那種素肉,基本上不太會有入味的效果,也不會有久煮之後纖維軟化的口感。相反地,自然的蔬菜當中,花椰菜,四季豆,馬鈴薯,都很適合做成咖哩。(最好不用甜稠的日式咖哩,而是印度咖哩。)認為用素肉代替肉,煮出來的咖哩就叫做素咖哩,是一種肉食者的邏輯,昧於那「肉」字,覺得菜餚裡面非要有個肉,不是真肉那就用假肉。

這其實是有點滑稽的誤解。那天我吃著那道素肉咖哩飯,怎麼吃怎麼怪,好像在吃一種塑膠仿造品。
要不是吃素,大概也不會注意到,我們的烹煮邏輯之中,受到肉食的影響多麼大。素食人口在台灣其實相當可觀,街上到處看得見素食餐館。幾年前我還沒開始吃素的時候,到法國旅行,同行的友人當中有一位素食者,上館子時幾乎都只能點沙拉。拿著菜單問有沒有素食呢?法國人瞪著眼,好像他們菜單上有了鴨胸肉、烤田螺、勃根第火腿,你竟然還敢問有沒有素食,真是件不道德的事。這幾年世界各地素食的人都在增加中,不知法國人是不是還那麼理直氣壯地肉食本色。
在台灣素食是很普遍的,不過奇怪的是我們的社會很熱中提供各種模仿成葷菜的素食。尤其是那種宴客的場合,其他人分食著魚翅、雞湯等大菜的同時,服務生也一道道特別端給你:蒟蒻做成的海參,蕈菇做成的鮑魚,豆腐做成的火腿、鰻魚。
做這些菜其實是很挖空心思的,好像有種:「只拿新鮮蔬菜上桌的話,未免太對不起你了。」很可憐我不能吃肉似地,變著把戲做出各種仿製品來。可是那樣的素食未免都太矯飾,太違背食材的本性味道了,吃起來實在很沒意思。我常常都很想跟他們說,可不可以給我清炒個小白菜就好。
我喜歡的素食,比如大直一家小麵店的素香飯。醬油基調熬煮切得極碎的豆干大頭菜,澆在飯上。米飯煮得比一般的餐館稍微乾些,粒粒分明,澆上了醬汁便溼度正好。佐以酸菜,有一種樸素家常的好味道。想配個湯的話,可以選擇髮菜羹或是紫菜湯。髮菜羹是髮菜與切絲的白菜、紅蘿蔔煮成勾芡的羹。紫菜湯特別的是在紫菜之外還加了空心菜。青翠的菜葉與梗子飄在湯裡,口感很爽脆。
或是今天才和朋友在一家義大利餐館吃到的一道前菜,紫蘇洋菇。那種西式的saute煎法,煎到洋菇變成金黃的顏色。因為事前特別請廚房不要加蒜,少了蒜香,但洋菇本身的味道也更清楚了。鹽是最後撒上的,不完全溶解在菜餚中,而有一種顆粒的口感。

我自己在家作菜時,有時也喜歡這樣,最後才撒上一點香料和海鹽。中國菜往往是要飽浸湯汁,使各種食材均勻地吸收醬料,把一鍋菜煮成一種味、一種色,那樣的彌合無間,見功夫於透徹之中。西式的煎法則經常容許每種食材保留它們的個人主義。茄子、蘑菇、西葫蘆(courgette),迅速地乾煎一下,保持各自的口感和氣味,最後灑上迷迭香、撕碎的羅勒葉…鹽與胡椒也都是粗顆粒的,讓你不能不察覺它們的存在。從食材,香料,到調味料,調和之中有分離,每一口都吃到不同的味覺口感組合。粗糙卻直接,襲擊官能以爽利的新鮮氣息。
因為朋友還是非吃素的居多,大多時候和他們出去吃飯,不會上專門的素食餐廳,而是去普通的館子。有的普通館子也會在菜單上備幾道素食,有的沒有。
那往往就是把店員叫來,問問可以出什麼菜,簡單即可。但有時就是在這樣的隨意當中,反而吃到意外的好味道。
有一次在宜蘭的一家餐館,請廚房做一道素炒飯。結果炒飯上桌,是在米飯中炒了薄片的辣蘿蔔乾,味道好極了。同席的非素食者們看了全都大為羨慕,從一桌子葷菜變節,又把服務生叫來加點一盤。不過再上來的炒飯就沒有了蘿蔔乾,味道也不一樣。那大概就是廚師一時的創意,用手邊食材組合出來的炒法,要再點一盤就沒有了。

漸漸習慣了之後,也覺得這樣點菜的模式挺好。剛開始吃素的時候,會有點不好意思開口,如果同桌有人比較強勢地說:「吃素?那麼麻煩…哎呀妳就吃肉邊素嘛。」我好像也隨時準備讓步。現在就氣定神閒許多,別人還在挑揀菜單上的名目,我已經叫過店員,問問廚房能做什麼素菜,確認食材做法,說明別加蔥蒜,這樣自訂出一道菜單上沒有的菜色來。有一種與那在廚房裡密不露面的幕後高人輾轉溝通了,得到他特權地專為你料理一道好菜的樂趣。
這過程也像是一種學習。在被菜單規範的有限選擇之外,試著突圍而出,清楚傳達你其實需要些什麼,搭架一道雲梯,好讓對方比較容易搆著你的想像。當然有時那溝通也會失敗的:明明說了不要蔥蒜,湯面上還是灑滿了蔥花;說了不吃蛋,卻還是來一道蛋豆腐。那也沒什麼好氣餒,一切溝通當中本就保留著兩造誤解的空間與權利。但偶爾,從飯桌到廚房那樣間接曲折的溝通之中,竟就產生了某些意外的菜色,你從菜單規定好的那些味覺裡突圍而出了。
或許是因為你的一次詢問,廚房裡有人暫時拋棄了那些工整的菜名,放下成為大廚歷經的養成訓練。他忽然想起來,把本來上不了餐廳檯面的辣蘿蔔乾從冰箱拿出,片成薄片,下鍋,翻成一盤炒飯。
炒飯上桌,你們雙雙在那瞬間,完成一次味覺與想像的突圍。